文字录自年4月13日,千聊,志广的直播,同名课程。
今天讲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的应用。
我们在药店常见藿香正气散的几个剂型:丸剂、胶囊剂、水剂(口服液)、滴丸剂。最容易吸收的可能是后面两种,运用时要考虑剂型的问题,可以参考我之前讲过剂型的课《谈谈中医常见的剂型》。以前丸剂是最常见,现在用的人比较少了,假如病情比较急,手上拿的是丸剂,可以将丸剂打碎后煮水喝,效果会比较好。
01
▼
学习上的建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些课是面向对中医不是十分了解的人群,不是面对医学生。对医学生讲课,要讲很多高深的问题,我希望像陈寅恪教授一样“三不讲”:书本上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面对没有太多中医知识,或者一片空白、没有接触过中医知识的人群,就像一张白纸,我可以在上面随意画画。学过很多中医知识的容易执着(尤其在网络上学过一些并非学院派的知识,例如:据说是传统中医、古中医或养生知识),再听我的课可能觉得很辛苦,与之前接触过的有很多不同。《楞严经》讲到:“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在就是一个末法时代,很多人以为自己学到的东西很正确,就开始授课。因此,我讲的内容最好也不要盲从,要自己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听课(学习)的态度决定学到的内容
很多人认为我的课都不收费,随时可以回放,什么时候听都可以。但听课的态度会决定你学到的内容有多少。《新约圣经》讲到,耶酥经常帮人治病,他对瘫痪的人说:“凭着你的信,你现在可以站起来走了”,他们就可以走动了。耶稣这句话表达的不是凭着你的“力量”,而是凭着你的“信”。“信”很重要,学习和态度也是,这是我的期望,大家怎么学或学到多少则看各自的缘份了。
02
▼
运用时要重视实践和辨证
运用方子时尽量不要想当然,不要以为拉肚子就用藿香正气丸,便秘就用牛黄解毒丸。某些时候可以这样使用,但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便秘的时候有没有使用藿香正气丸的机会呢?
用药的态度,要清楚地把握方子。可能看上去很简单的药物,剂量也不大,但一点点小错误也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我讲《伤寒论》的课程,将会讲到用艾灸、小柴胡汤或桂枝汤将人治得很惨的例子。这些不是我经历的,而是我见过的,也是《伤寒论》里面的内容。读大一时我的师兄说:“庸医杀人不用刀”。开方就如手上拿着一把刀,可以治病也可以杀人。所以不要看得太轻,也不要看得太重,要重视实践。在实践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辨证,不能草率配方,要再三推敲之后才能运用。
03
▼
组方大小与作用精专
这节课比较简单,我们不详细讲藿香正气丸组成的意义或方剂上处方如何精妙(这些是对学医的同学讲的)。但也会提到一些内容,因为有很多学经方的朋友对藿香正气丸这种所谓时方或后世方不屑一顾。藿香正气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是宋朝的年号,比张仲景的年代已经晚了很多。这个方子包含了经方的成分(半夏厚朴汤)。
组方的药物越多,可能适应的范围越广,但是力量就越弱。
这是我的体会。临床上,有的医生每张处方都开几十味中药,对这种做法我很不赞同。
组方越小,作用越精专,力量越大,效果越快。
这是一般性原理,所以对于急性病,病机不复杂的情况下,用小方会好一些。清朝的叶天士先生很灵活地运用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吴鞠通先生将叶天士先生的经验总结为五个加减的藿香正气散,这五个方子的组成都比较小。
假如是成药,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时,方子的组成会大一些。所以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后世方,需要力量快一些的时候,就要调整一下方子。
04
▼
藿香正气散的运用拓展
藿香正气散之半夏厚朴汤
藿香正气散包括了半夏厚朴汤这个方子,可以治疗咽喉异物感的症状:有痰,总觉得有东西粘着,有时咯得出来有时咯不出,且不一定由感冒引起,有时候只是单纯的神经性感觉,都可以使用半夏厚朴汤或藿香正气散对治。
藿香正气散之二陈汤
藿香正气散里面也包括二陈汤,二陈汤是祛痰剂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子,可以治疗一些湿痰病人。又回到刚才说的痰的问题,但这个痰并不只在咽喉有感觉,也可能在胸部有胸闷的感觉,痰可以咳出来。无论二陈汤还是藿香正气散,治疗的痰都是偏白、偏粘性或偏稀的;假如痰是比较黄稠、很难咳出或痰很少的,就不太适合了。
藿香正气散之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里面也包括平胃散,只是平胃散用的是苍术,藿香正气散用的是白术。平胃散治疗的是胃脘胀闷、上腹部有饱胀的感觉或者有时候会打嗝,这就可以考虑用平胃散或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治疗感冒
藿香正气散的说明书中写着治疗的证候: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四时感冒。两广地区用藿香正气散的机会很多,广东人常出现偏湿的情况,这个原因我在之前调理脾胃的课也讲过,大家有空可以复习一下(《调理脾胃的一些问题》)。藿香正气散也可以治疗急性胃肠炎,这个大家都比较习惯用。
治疗四时感冒,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个方子?表现为胃肠道的症状为主,即胃肠型感冒,如有胸闷,胃饱胀,有点恶心、想吐、肚子胀甚至拉肚子,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
藿香正气散治疗湿气困在上焦
湿气困在上焦(头、面部)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子,具体表现为头昏胀、昏昏沉沉、胀胀闷闷,有时候还有点痛,而且痛的感觉多数出现在额头的位置,以胀闷的感觉为主,好像有东西箍着。
藿香正气散治疗发烧
藿香正气散能否治疗发烧呢?针灸匠张宝旬医生经常建议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发烧,对此我认为也要辨证使用。
假如是湿气偏重造成的感冒发烧,就可以考虑使用。将藿香正气水隔水温热后,倒在棉球上敷在肚脐,用胶布封好,可以敷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有的人会出现过敏,皮肤局部发红或痒,出现这个情况时将药取下,轻轻擦洗干净就好了。这个方子治疗湿气困住的发烧,效果不错。
藿香正气散治疗便秘
在大便秘结的时候,是否一定不能用藿香正气散呢?不是绝对的。如果湿邪困在大肠,有时候大便会不太畅顺,可能表现为大便秘结;或里急后重——觉得很急想拉,但拉得不顺畅,拉出来的大便比较粘、比较难冲走,这是偏湿的(而拉得比较稀、冷的,是偏寒湿的),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
这些可以复习一下病因的内容,有个概念后会比较清晰。
05
▼
运用要点:湿(寒湿)的困住
用这个方子时,要抓住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湿困住,湿可能是以寒湿为主,在外为外感风寒,偏寒性,病人口干不太明显,因为偏寒湿,舌苔常是白腻的。
如果出现偏黄(很多时候是深黄而不是嫩黄)、偏干的舌苔、口干口苦或很想喝水尤其是喝冷水时,就不是普通的湿,而是湿热。
这里讲了三个情况:寒湿、湿、湿热。湿热时不能用这个方子,虽然湿热也有胸闷、拉肚子和有痰的表现,但这个时候用藿香正气散这种偏温的药反而不好。
06
▼
藿香正气散运用时的忌口
需要服藿香正气散的病人,最好还要注意忌口,可以参考我讲忌口的文章《忌口这个事》。晚上最好不要吃甜食或生冷的食物,甜食和生冷会妨碍脾胃的运化和湿气的排走。
有的人能感觉到自己不适合吃什么,比如吃了肉会不舒服,因此不吃肉。
家长观察小孩可很明显发现:小孩生病时不爱吃什么,或自觉地去吃什么。这些应该通过观察然后自己好好分析,不要太主观地责备孩子,要求一定要多吃肉才有营养之类。
有的人听我之前的课讲到喝牛肉汤补脾,但湿气重的时候,脾虚运化不了湿气,这时候喝就不对了。湿气重的时候偏实,要用泻法;也有可能虚实夹杂,偏虚的时候要用补法,具体需要补多一点还是泻多一点,要看其感觉,喜欢吃什么且吃了之后感觉会好一些,就要多吃。多吃了感觉不好的,或不愿意吃要硬塞的,就要少吃。
湿邪偏重要注意不要故意多喝水或吃粥。拉肚子的病人,很多时候选择吃白粥,也是有问题的。我并不绝对、片面地反对拉肚子时吃白粥,想吃也是可以的,但假如大便比较稀,本身又不爱喝水,粥水就要少给,病人有可能会喜欢吃偏干的东西。
临床上一些病人拉肚子总是好不了,其实就是吃粥吃出来的。一直用思密达这些比较强劲的药物还好不了时,就是看看是否因为怕脱水而太过强调吃粥或补充很多水。怕脱水是很正常的,但可以观察是否有脱水的表现:皮肤是否有很多皱纹,眼眶会不会有些凹陷,手背的皮肤是否完全没有弹性、水份是否都消失掉。注意观察,注意病人的感受,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
07
▼
结语
关于藿香正气散的使用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好好运用,藿香正气散不是一个贵的药,家庭可以备用。
-THEEND-
往期精彩回顾
谈谈中医常见的剂型
调理脾胃的一些问题
忌口这个事
中医眼中的病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pua.com/hpfc/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