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厚朴 > 厚朴功效 > 正文 > 正文

中医如何养孩子4那些活到99的人,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4 16:22:36
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6558.html

养孩子最怕什么?生病!学习不好!

……

“神州佳教”联手“厚朴中医”,探索中医从生理到心理如何养孩子。现开辟《中医如何养孩子》特别专栏,希望可以助力各位爸妈,疏通“精”(充足精力)“脉”(清晰脉络),快乐养娃!

今日第四期,特邀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为大家解读《黄帝内经》之“时饮有节”!

小师妹推荐理由:原来吃饭、喝水还有这些“讲究”!

作者简介:徐文兵

徐文兵(-)名小周,字文兵。中医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高级中医讲师,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诊疗科目:中医全科、针灸科。

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等。

迺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健康之人吃饭、喝水会讲究节制和节奏

古代的人之所以长寿,除了他们遵守自然规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食饮有节”。我们现在说的饮食,实际上在《黄帝内经》里叫做“食饮”。意思就是说吃饭、喝水,喝水里面包括喝茶、喝酒,还有普通的饮水。

当人碰到好吃的、好喝的东西,就想不停地吃、不停地喝,这是人的本能,是一种天然属性。可能就有人抬杠说,你们不是说要顺应自然嘛,那就吃吧。但是你说的这种吃,很可能就是在放纵你的欲望,就好像男人见了美女,他发自本能的想要,而且想多要一样。这种欲望,如果不加控制的话,那就只能说喝的喝死,吃饱了撑死。

所以,道家有个理论叫“取中”,它既不提倡纵欲,也不提倡压抑、禁欲。它在禁欲和纵欲之间选了个“中”,叫节欲。这个节是有节制,或是有节奏的意思。所以我们吃饭、喝水都要讲究节制和节奏。

可能有人会说:这没法量化啊。是没法量化。而且每个人的量化标准都不同。比如说喝水。现在很多科学家提倡每天要多喝水,你看电视上、广播里,一说到人生病,尤其是感冒,就说要多喝水。实际上这样的喝法是会喝出麻烦的。

任何东西多了、过了都会出问题。所以,道家有一种理论叫“物无美恶”,任何东西没有好与不好之分;“过则为灾”,一旦超过了你的承受能力,它就会造成灾难。

那人一般喝多少水就过了呢?通常来说,你的身体要比你的意识聪明。现在很多人都说你渴了再喝水就迟了。我说这不对,这不是迟不迟的问题,而是只有病人才会这么做。健康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该喝。所以,对于食饮有节,我在这里要强调几个问题:一是要不要按时吃饭,另外就是要不要多喝水。

健康之人,他的生物钟和天地是同步的。所以,他会在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的时候觉得饿,觉得饥。另外,饥和饿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饥是指胃肠空了,饿则是你内心的一种感觉,你想吃东西了。所以,健康的人在早晨7点到9点这时会觉得饥饿,这会儿他会按时吃早餐。而到了中午午时,也就是心经当令的时候,他又会觉得饥饿,然后他会吃午饭。到了晚上7点到9点,心包经当令的时候,他还会觉得饿。这就是人健康的表现。

人比所有动物都优秀的一个原因是

人吃饭、喝水不走极端

健康的人会按时、按量吃饭,那么,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会有一些什么表现呢?比如说吃早饭。很多人说不吃早饭会有害健康,会得胆结石,这个那个一大堆。但就是没有一个人会问问自己:早晨7点到9点的时候我饥不饥,我饿不饿。

很多人昨天晚上吃得撑了,或者睡得晚了,结果早上起来一打嗝,昨天吃的那个饭味儿还能闻见,整个胃是胀的,而且一刷牙就干呕,这就说明他的肠胃里还是满满当当的。如果这会儿把早饭给端上来,又是鸡蛋、又是牛奶的,这些都是阴寒、难消化的东西,你这会儿吃就等于是吃毒药。

所以,“食饮有节”在这里还指饮食要顺应天地的生物钟,也就是要根据天地的变化和生物钟的变化来调整饮食。怎么调整呢?这就要求大家根据自己饥饿的程度来定了。

我们经常说饭要吃七八分饱。人能进化到现在,而且比所有动物都优秀的一个原因是人不走极端。也就是说等到快到顶、快到极端的时候他刹车了,他不会说我吃得撑到嗓子眼了。

那为什么只吃七八分饱呢?胃它本身是团肌肉,是有弹性的。你年轻的时候它弹性好,塞多少东西,它都能很快的给你消化掉、排送掉。但你岁数大了以后,气也弱了,胃的弹性也没那么好了,就好像一个皮球,没有弹性了。如果你还是塞进去那么多东西,它就蠕动不了了。这时候人会出现什么症状呢?胃动力不足,吃完东西不消化,就好像在心口窝那儿堵了一个东西,下不去。古代有个词来形容,叫“块垒”,就是老觉得这儿堵得慌。

以前有个说法,“用他人杯中酒,浇自己心中块垒”。怎么才能让这个“块垒”暂时感觉好一点呢,那就是喝酒。喝酒时肯定还有一些辛辣的东西伴酒,比如说吃一些辣饭什么的。我们经常说吃辣菜能下饭,就是因为它能促进消化。但这都是暂时的。

总之,《黄帝内经》里讲的“食饮有节”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食欲,包括喝水,是要有所控制的。另外,我们还要把握好吃、喝的节奏。现在,很多人吃饭简直就是狼吞虎咽,“哗哗哗”的,这嘴里还嚼着,那筷子已经夹到盘子里了,然后这口饭还没下咽,那筷子就进嘴里去了。这些都是你躁动不甯、心火旺盛、欲望过剩的表现,严重的叫“欲火焚身”。

请记住,“食饮有节”虽然只是简单的四个字,但它包含的道理很多,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去好好探索。

小师妹有话说

近期《中医如何养孩子》专栏将持续连载,希望大家多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pua.com/hpgx/8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厚朴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