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教育中谈的自由,是通过华德福教育,把孩子引向自由。目标是让孩子成人后,有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意识,这条路,需要成人的指引。即使到了青春期,仍然需要成人的指引。”
——大卫老师
大卫老师是来自新西兰的资深华德福督导,拥有30多年的华德福教龄。本文为瑞凤老师根据大卫老师针对青春期孩子现场分享的笔记整理而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孩子青春期的问题和表现、自由和界限、儿童十二岁之变三个方面,了解并解读青春期背后的秘密吧。
1
孩子青春期的问题和表现
在新西兰,孩子们上午九点上课,下午两点回家,我们学校的很多孩子还要来上早课,很早就要来到学校。
我想提出的第一个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孩子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多久是合适的?
也许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一下课程安排。最后一节课是否可以安排让孩子们自由玩耍?当然,这是需要在成人看护下的自由玩耍。
有些课外课程,即使是自己孩子需要,想要去上课,这个决定应该是家长来确定的,孩子没有能力判断是否真的对自己好。让孩子过早地做出选择,是一种煎熬。后面我们会谈到这个问题。
在一、二年级孩子的意识中,自己与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孩子并没有进入九岁之变,比如像学习小提琴,进行竞争性比较强的活动,应该过了九岁后再参与。当然,我们不能硬性规定不能做,而是建议九岁前尽量不要做这些安排。
关于乐器
为何华德福学校强调三年级前的孩子使用竖笛这种乐器?是因为竖笛的练习,是呼吸的练习,呼吸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可以通过学习竖笛的过程练习呼吸的节奏。而小提琴这样的训练,孩子需要过度的思考。
关于体育、运动项目
谈到体育项目、各种运动项目,我的观点是:孩子最好在九岁后再进行有组织的、竞争性的活动。
等到十岁、十一岁以后,孩子会萌生出来整体意识,那时候孩子再进行这些活动是比较合适的。有时候我们华德福学校的孩子会与外面的学生进行一些比赛,这在四年级以后是可以的。
大概是从五年级开始,我们才能清晰地看到,孩子萌生出了团队意识。孩子们开始知道我们是一个队,一个团体,一起和别的队进行比赛。我们有很多华德福的书籍,指导,我们的老师也参与过华德福教育体育课的培训,我鼓励主班老师也可以带着孩子做这些游戏,而不是交给体育老师。
不同年级做不同的游戏和体育活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选择适合的运动等。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会有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游戏,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做过的。
希望大家可以挖掘一下让我们的孩子可以用的当地的传统游戏。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会有不同的游戏,这是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游戏,培养孩子不同的机能。
希望看到孩子们一二年级的时候,更多的是老师带领孩子做一些游戏,而不是更多的体育课之类的。
关于自由和边界——你所理解的华德福的自由和边界,可能错了
自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词。我在中国的一些华德福学校,看到大家似乎对自由是有误解的,认为孩子来到华德福学校就不用操心了,孩子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华德福教育是自由的教育,随心所欲就是自由。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不是华德福学校所谓的自由。
有人认为,也许我们不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应该是孩子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确,孩子是个自我精神存在的个体,但当孩子还没有达到这个能力阶段的时候,让孩子如何去做出判断?
我们是家长,老师,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来决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孩子不好的。这样的话,孩子就有了另外一个自由,孩子不需要费精力去决定边界等问题。事实上,孩子根本不具备选择能力。
每个孩子的状态不同,有的孩子表现得紧一些,有的孩子会松一些,他会去找家长给的界限,找到了界限,孩子内在才能有安全感。如果我们制定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孩子没有空间呼吸,那也是不对的。
华德福教育中谈的自由,是通过华德福教育,把孩子引向自由。目标是让孩子成人后,有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意识,这条路,需要成人的指引。即使到了青春期,仍然需要成人的指引。
当我们看到孩子18-19岁高中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他应该有能力指引自己继续向前走,知道眼前这条路如何走向未来!
在菲律宾和新西兰,很多孩子是高中前在公立学校,到高中时候来到华德福学校学习,孩子可通过四年的华德福高中学习,找到自我,找到了方向。
昨天在与一年级家长聊的时候,我问他们为何将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学习?得到的是各种不同的回答。
我觉得,如果我把我的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学习,他离开的时候应该要知道:自己是谁?在1年的上学路上,这条路很宽,他可以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或者技能,能够让自己成人。
他应该知道什么是爱?包括对知识的爱。知道什么是学习?他们应该对于学习有种热爱,无论将来走向何方,都能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拿过来用,可以使用在不同环境。
这样的孩子很自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自己都能克服。自己能够制定目标,并且达到目标,这是我们希望孩子1年级毕业的时候具备的品质。
很多时候,除了数学、语文考试等这些可以打分的之外,孩子学的怎么样?很多方面其实是无法进行评分的,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很多品质会呈现出来。
作为家长、老师,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引导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内容支持到孩子,这就是华德福教育的儿童成长之路。
有时候我们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这不是自由,这其实是在给孩子出难题。
家长如果不能明确告诉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是什么?那么孩子的自主就只有等到了16-17岁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到上一年级,到五年级,在这段时间里,家长或者老师,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节奏、好的习惯。
也就是固定的时间做什么,包括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读故事,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等。都要养成一个作息的规律。
这是包括在学校老师要做的工作,当然回家后家长也要协助老师,一起给孩子养成这样的良好的作息习惯。
有人问,该如何建立?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坚持,不仅仅老师要坚持,家长也要配合坚持。在这种节奏、韵律的养成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如果我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己决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孩子会选择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去做,对于需要坚持的事情会选择放弃,那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意志力就会薄弱,意志力的缺失,导致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坚持做下去。
事实上,现在的很多成年人的作息都是不规律的,但是为了孩子,我们需要当做一个目标去完成。如果大人做不到,如何期望孩子能够做到呢?
孩子有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在这个边界中,孩子能够找到安全感。孩子潜意识中会知道,大人建立的安全的界限,我在这里面是安全的。
有安全感,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快乐童年。
家长给了孩子一个好的作息时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是自由的,安全的,孩子不需要自己去做一些决定,孩子没有能力去做决定,但是他知道了界限边界在哪里。
很多华德福学校中,老师从低年级给孩子建立了好的节奏,好的习惯,你会看到孩子在课堂上是放松的,自如的。在放松状态下的学习,孩子是喜悦的,非常安心的,效率也是高的。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与孩子的链接是顺畅的,课堂的氛围是很好的。
如果这个方面老师和家长配合得很好,孩子就不会有纪律的问题出现。如果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华德福学校中,包括在家庭中,一起将这样好的习惯和节奏建立起来的话,1岁之前这段时间是建立节奏最好的黄金时间段。
说到权威,权威不是狭义的管理和压制孩子。在权威包裹范围内的孩子应该是安全的,自由的。外围是由老师、妈妈、爸爸建立起来的边界,于是孩子就知道,我在这个界限范围内是自由的。
如果1岁前,放任孩子自己决定想做的事情,给了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的选择权话,等到了1岁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家长、老师和孩子都会面临很多挑战。
再次强调,从幼儿园到5年级期间,给孩子建立好的习惯,对于未来受益终身!
关于权威是什么?举例,谈谈我教过的孩子。
我带过的孩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这些孩子清楚地知道我对于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我制定的规则是什么,当然这是我和家长一起建立起来的。
我们在开始地理课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讲牧羊这个话题,因为在新西兰,牧羊是很大的产业。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之前曾经做过牧羊人,我们邀请他为孩子讲述牧羊经历。
讲的时候,似乎有些夸张,孩子们听的时候非常惊讶,比如会讲到带小羊羔过河的时候,如何抱着小羊羔帮助它过河,当暴风雨来的时候,如果帮助羊群躲避暴风雨等。孩子们听的很入迷。
有一天,我在备课的时候,有个小男孩跑过来告诉我说,他长大了想要做个牧羊人,另外两个孩子也是表达了同样的想法。我们知道,这就是这位牧羊专家带给孩子的影响。
我们知道孩子十一岁至十二岁的时候,孩子会逐渐开始进入青春期前期。1岁之前,是童年阶段。这时候,他们已经是6年级的孩子了。他们给那位讲牧羊历史的老师起了一个外号,当然似乎并不太好听。
7个月前,牧羊人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对牧羊人充满了崇拜,对牧羊人这份工作也充满了期待,等到了7个月后,他们一旦跨过了1岁这个坎,再次回头看牧羊人的时候,意识的转变出现了。这时候的他们不再天真,而是清醒地看到了一些并不是完美的东西。
3
十二岁之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工作了。
孩子不再觉得我们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可信的了,他们要自己去看,自己去体验,然后自己得出自己的结论。于是,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教育,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
1岁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孩子身体的变化。孩子们的身体开始快速生长。华德福教育课程的设计,更多地根据孩子的身体发展变化设计的课程。这时候我们看到孩子整个身体发育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开始显现。
这是说逻辑思维的开端,并不是说孩子已经可以辨别是非了,其实只是一个开始。
这个阶段对于家长是一个挑战,孩子会经常问,我为何要做这个?我为何要做那个?之前如果你放学后问他学校发生了什么?孩子会有很多话想要告诉你,喋喋不休说个没完。当1岁之后,他想要告诉你的就会告诉你,不想告诉你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再告诉你了。
孩子渴望有自己的房间,因为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了,他们会告诉你这是我的房间,如果想要进门,那么请先敲门,必须经过我同意了才可以进来。
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变化,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仅仅让孩子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的话,孩子的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情绪。
虽然有迹象表明,1岁以后的孩子似乎可以自己思考,做主了,但其实和成年人的思考还是有差距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有的家长这个阶段开始会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决定。如孩子不喜欢这个学校,家长会支持孩子换个学校。孩子突然提出不喜欢练琴了,家长同意可以不练习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这个时候,家长依然需要帮助孩子做决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并没有能力去区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一点点萌芽,能够逐渐去理解因果关系,刚刚开始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在这个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理解这些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开始给孩子讲,你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时候可以开始和孩子就这样的话题展开讨论。
六年级的历史板块,华德福学校会讲罗马史。那时候的罗马是有法律的,是靠法律治理国家的,还有中国的秦朝史也是这样的,都是逐渐建立规则的社会发展阶段。
通过这些,引导孩子逐步理解建立规则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讲,你可以想象你在罗马,或者秦朝,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规,让孩子主动参与制定规则,我在六年级课堂上,看到了非常典型的六年级的孩子。
孩子五年级到六年级的转变,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是个挑战。
这个年龄开始,我们要跟孩子谈论,你的行为、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后果,让孩子知道因果关系。
孩子物质身体的变化,骨骼变的强壮,同时带来了心魂方面的发展,心魂方面的发展也很重要的。情感方面的,孩子会莫名其妙地有些情绪出来,有些感受其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这种力量在内心冲击着他,有时会产生焦虑,孩子自己也会有感受。
在六年级之前,男孩女孩会在一起玩,而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变得有男女意识了,有时候有的女孩子会表现出害羞,自尊心会生发出来。
大家可以回忆自己青春期的感情经历,我们的观念、思想需要一个转变、切换,来面对孩子青春期前期的变化。
我们需要尽量客观,不要因为孩子的表现而生气、甚至发火。我们可以给孩子建立规矩,规则,和孩子一起认真执行,并告诉孩子没有遵守的后果。
1岁开始,我们开始逐渐给孩子一点空间,这个空间是越来越大的,孩子将来会意识到,我从这个空间走来,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我在中国的华德福学校高中,看到了一些孩子的问题。他们的老师在学习中也知道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特点,这些老师想要让孩子自己经历这个阶段,觉得过了这个阶段,孩子的问题就没有了。
知道孩子会经历这个阶段是一个方面,但是让这个阶段的孩子自由地做一些事情,也是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要直接面对孩子的问题,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不是想要如何就可以如何的。
如果3-4年级的时候,课堂上发生问题了,如果你问孩子为何这样做?孩子会回答:我也不知道。其实这是真实的回答。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他真的就不知道自己为何这样做。
如果过了1岁这个坎,发生此类问题,我们需要和孩子对话,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背后将产生的后果。
我曾经带过初中的学生,这是我的经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重要的是幽默感,如果你没有幽默感,很难和孩子相处。
还想强调一遍,从幼儿园从五年级期间,重要的是习惯的建立,包括在学校的,作息的,学习的。
家长给孩子清晰的界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对孩子严厉是没有问题的,孩子需要边界,到一定程度要对孩子说:NO,不行。
如果孩子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将来孩子的面对挫折的能力就不能生成了。(End)
*整理者:郝瑞凤,治疗教育工作者,北京厚朴中医学堂五期学员,北京习乐园儿童村(华德福教育爱心公益特需儿童之家)负责人。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文末和噢~推荐阅读
1.父母只有全身心地感受孩子,孩子才可能有生命力.妈妈们,不要有了孩子,丢了你自己3.相遇35天,她怀孕生子后死去,结局却看哭了···4.菜场妈妈教出博士女儿:她常说的这四个字,激发了孩子的潜能5.孩子的0-3岁为何无比重要?看懂这6条忠告后,豁然开朗了我们为您推荐一个优质的育儿平台
从之爸爸()
家有男孩,其名从之,取自《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父笔名:江湖人称田叔叔,8年韵律按摩治疗师,10年心理咨询师,相信世上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发展不平衡的人。
长按下图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pua.com/hpgp/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