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脏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身体气血生化都需要依赖于脾脏,而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都需要经过脾胃的运化,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从而供给全身使用。
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肺部和肾脏,所以说“养脾等于养寿”。
那关节和脾脏有什么关系呢?
给大家讲一则医案你就明白了,这则医案记载于《吉林中医药》。
说是有一位农民,因为淋雨着凉,受了寒,当天晚上就开始出现了身体上的疼痛。一开始是腰背,谁知到了第二天早上,两条腿和胳膊都疼了起来,就像是一捆麻绳绑住了手脚,又酸又疼又麻,还动弹不了。
求助了当地的一位医师,见他脉又弦又紧,舌苔也是白厚腻,疼的关节处明显发凉,且遇冷加重,于是开方一张:
厚朴、制附片、炙甘草、草蔻、茯苓、干姜、细辛、黄芪
患者用药3剂后疼痛大大减轻,连服半月后诸症悉平。
要说和脾的关系,就要看回我们的方子。
仔细研究就不难发现,使用的药材厚朴、干姜、黄芪、炙甘草都是用来调理脾胃之气的,针对的全是中焦脾胃。
患者是因为受了寒湿之邪,我们需要散寒除湿,温补阳气,打通淤堵的经脉。
厚朴、草蔻、干姜散寒燥湿,制附片细辛温补脾阳,黄芪炙甘草补脾益气。
整个方子都在围绕补脾气、温肾阳的核心。
脾主运化,脾阳充足了,体内的寒湿也会被五行中化开,排出体外,它就好像滋养人体的沃土,土质越好,长出来的花草也就越好,关节得到濡养,也会越来越健壮。
最后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结合年龄、病程、症状等辨证用药,切不可照搬经方使用,调理的过程也需根据好转情况调整组方。
祝各位健康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