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一部剧,叫《春风十里,不如你》。
故事大概这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青年秋水遵从父母的意愿考入医学院,遇到性格截然不同却一样爱他的小红和赵英男。而故事,就是围绕三人的感情纠葛往前铺。
虽然这是青春荷尔蒙网剧,但不狗血,反倒犹如一镜湖水,偶尔激起波澜,让我觉得赏心悦目。它以简单而又接地气的剧情,成功成为青春剧的一股清流,评分在优酷当地是9.9,豆瓣由开播的8.2下滑到如今稳定的7.2。
这是以大学生活为主线的网剧。40集的长度,用了17集把一年的军训大小事宜讲了出来。换言之,用了17集,让秋水选择了赵英男而不是小红。
故事的结局肯定不会这么顺利,宣传的时候可是秋水和小红成一对CP,赵英男可以影都没见过。
那么问题来了,两个人中,为什么秋水最初选择了赵英男而不是小红?
首先,我们从中间说起——秋水。
秋水,北京爷们、医学家庭,但名字却泄露着一股文学气息。这注定着他要成为一名文学青年,注定了他枕头下放着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注定了他背着《致橡树》都能撩到妹子。
文学的同时,还有北京爷们的直爽,以及爱出头、爱耍帅。在军训期间,干尽了所有几乎能被开除的坏事,如看同班同学军训伙食太差于是偷教官的红烧肉罐头,军训生活太枯燥于是夜晚跑到广播室播摇滚、夜晚爬到晚上女生宿舍窗前和找小红。
当然,还有幽默。
还有注孤生的一面。
但这部剧最重要的一点是,本想读北大中文系的他,被鄙视文学的老妈强迫送进了他爸当年读的中国最牛的医学院——仁和医学院。或许北京“土著”的性格加上对于医学的那么一点不上心,是这部剧大部分冲突的起点。
编剧成功塑造一位既有才而又痞坏的男生形象,不仅俘获班上两位女生的心,还有追剧的显示器前的各位。
接着,我们说赵英男。
在我眼里,赵英男算不上女二号,更多的是像女1.5号,因为有时候她戏份可以多到“篡权”,多到甚至还超过了小红——至少电视剧人物关系中率先出现了当首长的老爸。
初次见面,秋水这样评价她。
不过,也正是这样一个军人家庭的背景,培养了这样一位将秋水七年大学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贴贴服服的赵英男。换秋水的话来说,就是政委、小妈。
之所以叫政委,是因为她成熟稳重,识大体,有那么一点控制欲;也知道如何顾及男生的面子,甚至在军训期间,不止一次利用“特权”在背后要挟教官为秋水逢凶化吉。
之所以叫小妈,是因为她懂得如何关心秋水,以温柔似水的小事撩动一位情窦初开的文学青年。
赵英男散发的成熟女性的魅力,对于秋水来说,是毫无抵抗力的。
反观红姐,她与成熟不沾边,只有没心没肺,第一次自我介绍就给秋水落下了神经病的称号。
红姐的人比赵英男简单得多,疯疯癫癫爱闹,时不时给你来一个傻笑。
她也直爽,面对不公,也敢于出头挑战,而且是说干就干,说打就打,说喜欢就喜欢。为了秋水,直接冲上去和教官开打。
小红“二”,还伴随这一股倔。红姐一见钟情秋水,本着对秋水最初的喜欢坚持了七年,从没谈过恋爱。
为了撩秋水,尝试着改变自己。如请教秋水哥们如何“含蓄”地撩秋水;得知赵英男要去美国念书,开心到立马说“从今天开始我要化妆两个小时,改变蓬头垢面的我”。甚至在秋水的生日兼订婚宴上,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对秋水求婚赵英男的不满表达在众人之下。
小红跟赵英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就是一个冲动一个冷静,一个大条一个细腻,一个波涛汹涌一个温柔似水。
但她们都真实存在。
当两个人同时出现在文学青年秋水前面的时候,女友力满分的赵英男成功将秋水揽入怀中,换秋水哥们辛夷的话来说就是:
没有人能抗拒得了,关键是,赵英男完全就是秋水喜欢的样子。
甚至这个人,还与秋水妈有那么一点像。
秋水妈一面是贤惠,在生活上把家中的两个男人都照顾得妥妥帖帖;一面是专制,比如说秋水读医,是她强迫的;秋水要去留学,她给秋水他爸出一些违背原则的主意,秋水他爸不愿意,然后“泼辣”发作,秋水他爸被迫只能吃方便面,而且毫无反抗之力;甚者,还直奔学校找秋水他爸的红颜,为秋水拉点关系走走后门。
秋水与他爸类似,对生活上的大小事宜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秋水他爸一心医学,秋水就一心文学。
但与他爸不一样的是,秋水本质上抵触他老妈的专制和霸道。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父亲的言谈举止是不是直接决定了女儿未来的择偶标准?当然答案是肯定,换母亲对于儿子的影响,也如出一辙。
如剧中另外一个喜欢赵英男的男生厚朴,典型的农村男生,妈妈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是第一,打架被记过反省,想起的第一个是他妈。
虽然,剧中并没有关于他妈任何的剧情,更多的是,从他口中关于他妈对他的好,而这种好,恰恰就是赵英男身上那股会发光的细腻与懂事。
反观小红,大大咧咧,与他喜欢的样子完全不沾边。这或许我们可以在后来的秋水姐弟恋的剧情中窥知一二,秋水眼中喜欢的,是成熟大方稳重,懂生活会关心会照顾他人,没有暴脾气就更好了,正如那个看似没有暴脾气以及专制的赵英男。因此在这场三角关系中,更具生活样子的赵英男赢在了起跑线上。一赢就是七年。
赵英男和秋水在一起,本是理所当然、毫无疑问可以白头偕老,可故事才讲到23集,还有17集让足以改变前七年。
虽说那个倔了七年的小红,是他们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但手握戒指的赵英男早已胜券在握,并不是最要害的因素。又或者赵英男爸妈都是军人世家,长期在外,这种从小聚少离多的日子或多或少也为她埋下了红姐没有的控制欲种子,但这也不是最要害的因素。唯独要害的是,她的控制欲触动了了秋水内心一直守护的理想,如秋水妈一般。
秋水说赵英男是她小妈,优点上,是小妈;缺点上,也部分复制了秋水妈。赵英男并不理解和支持秋水文学创作,认为他是浪费时间。正如秋水妈一样,秋水妈鄙视文学,于是送他来念医。赵英男对于文学的不屑,也恰恰为他俩的关系埋下了炸药。
秋水如何看待文学?光是投稿就无数,即便无数次打回,被文学伤害无数次,还依旧为文学站队。班长说文学是小把戏,他毫不犹豫反驳了回去。
看看班长一脸懵逼就知道秋水有多认真了。
他还认为,文学是他枯燥的医学生涯的甘露、芳草以及食粮。
不仅如此,秋水自尊心强。初来乍到时被班上的同学遇到他主动找赵英男,反倒不承认是他主动找赵英男而是要赵英男圆场说:“我和秋水有点事商量”。
医学上超越不了父亲,完全就把理想寄托在了文学上,希望投稿能被发表;杂志社编辑来了立马赊款请他吃饭探讨文学,仿佛遇到了知音。
文学对于秋水来说,是他精神的寄托和未完成的理想。赵英男容不下秋水的文学,一点一点地抽干他的甘露。而自尊心强的秋水,也容不得任何人撼动他的理想。前19年他没得选择,但后半生可以选择改变。或许,生活容不下理想,这才是成为压倒他俩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反观小红,即便有些霸道、有些不顾后果,但始终以最简单的方式“高调”喜欢秋水七年。她不懂关心,不懂照顾,不顾后果,只懂得喜欢。若最后秋水放弃了赵英男选择了小红,大概是他在路上,找到一个不干预甚至支持自己文学梦的人。
有人会说秋水太渣了。但前23集以来,秋水很好地扮演了自己角色。若是后面17集有渣行,那另当别论,可能真如秋水自己所说,那时的我比现在可爱,现在的我比将来可爱。
假如最后小红笑到最后,我不得知未来小红会不会敢于秋水的写作,电视剧还没完,或者最后,编剧只会让我们看到秋水坐在桌前,郑重盖上《春风十里,不如你》这本回忆录,然后顺着画外音“秋水,喝茶”,平静地看着端着茶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人,微微一笑。
也许,那人并不是小红。但可以知道的是,秋水最初在小红面前念的《致橡树》,给出了他的答案。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最后,愿春风十里,各自安好。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